欢迎来到海峡之声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快评>海峡快评 > 详情

石斑鱼被禁,政客打嘴炮,渔民打哆嗦

来源:海峡之声 | 2022-06-14 09:57:41

近日,由于检出禁用药物,大陆宣布6月13日起禁止台湾石斑鱼进口,这是继凤梨与释迦后,台湾另一项高度依赖大陆进口的农产品,也是“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也即“ECFA早收清单”里的重点农产项目。

再一次,民进党大动员表演“中国打压”的戏码,想用廉价的情绪演出掩饰其执政无能;不过,观众有点腻了,况且石斑鱼不像凤梨、释迦人人吃得起,台军也可以消耗大半,因此缺乏民间响应,这一次“哭腔效应”递减。

政客再唱哭腔,农民欲哭无泪

2021年,石斑鱼总产量16940吨,出口6681吨,约占四成;出口大陆占比为99.3%(含香港),这是一个绝对依赖大陆市场的农产项目,主要产区则是政治光谱上“最绿”的屏东、台南与高雄。

蔡英文“谴责”大陆“再次违反国际规范……片面伤害两岸关系”,并吹哨壮胆曰“去年克服了凤梨(问题)这次也能”。

苏贞昌“猛批”大陆“技术靠台湾却翻脸不认人”“随时用政治干预贸易”“给证据也被已读不回”。

台“农委会主委”陈吉仲“狠批”称“当初ECFA强调要对台湾农民让利……中国大陆现在是互相矛盾”;并声称针对大陆随时可能宣布禁止输入台湾农产,“农委会”一直都在做准备,石斑鱼要外销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需要冷链物流加工,目前高雄、屏东均已设置冷链物流加工园区。陈吉仲并“呼吁”言“中国大陆应就科学根据,双方以任何方式坐下来讨论,这是对中国消费者、台湾渔民最佳处置方式”。

屏东县长则故作冷静称“不怕!四年前就布局全球”“近几年开发冷冻加工输出美国,更尝试将石斑鱼输往日本与加拿大”。

官方态度反正就是一如既往地“跳针”、哭腔唱到底,但永远逻辑不通,那农渔民呢?

有鉴于产季将临,3到5个月后价格必崩,部分(养殖业)渔民将炮口对向盘商(编者注:即经销商),称“长年来检验问题层出不穷,养殖户间大概都知道是盘商在搞事,他们很想集结去抗议,为什么明知被锁定了,还硬要乱来,养殖户真的会被盘商害死”。

也有部分渔民认为这是政治问题,并且看衰内销市场的消化能力。除了台湾内销市场有限之外,内销价格绑定的是外销价格,让石斑鱼在本土处于高价位,出口遭阻,肯定让内销价格崩跌,因此仍希望大陆能恢复正常贸易。

因此整体画风是这样的——“政客打嘴炮,农民打哆嗦。”

直接受到冲击的基层民众,看问题当然比较务实,虽然不见得精准看出了问题的本质,但也八九不离十。

到底是政治问题,还是专业问题?客观说,两岸贸易往来,尤其在农产品上,政治与专业是分不开的。

吹弹可破的嘴泡

ECFA是大陆让利的产物,这个谁也不会否认,否则当初时任台南市长的赖清德,也不必紧张到呼吁台南农渔民“卖鱼不卖身”。只是,民进党操弄大陆让利的方式是“是大陆需要台湾,而不是台湾需要大陆”,因此除非大陆停止让利,否则农渔民不会真切体认是“台湾需要大陆”,就算心知肚明也会自我洗脑是“大陆需要台湾”。

政客嘴炮,一向经不起推敲,尤其是绿营“嘴泡”,基本就是吹弹可破。

苏贞昌批大陆“技术靠台湾却翻脸不认人”,可笑,台湾技术若这么强,怎么出口会如此高度依赖大陆呢?也可以出口到东南亚与日韩啊。

屏东县长夸称“四年前就布局全球”,可笑,四年来布局全球的成果是,出口到大陆(含香港)以外的市场占比还不到1%。

蔡英文夸称“去年克服了凤梨(问题)这次也能”,可笑,质量低劣的黑心凤梨屡遭日本人质疑,论政治让利,日本人可没这么佛心,产品有问题就直接退,倒霉的还是台湾阿兵哥。

陈吉仲夸称“一直都在做准备”,再提“冷链加工”,可笑,凤梨也需冷链技术,大部分要外销到遥远市场的农产品都需要冷链技术,民进党执政6年了,还在讲冷链,平常都在干嘛呢?

是不是吹弹可破的“嘴泡”?

分散市场零分,关税吞咽一切

石斑鱼出口到大陆的高峰期是2014年,该年出口量达1.4万吨,然后销量便往下走,2016年民进党执政后更是呈雪崩状态,直到去年约6100吨。

只是大陆缩减让利的问题吗?当然不是,台湾石斑鱼养殖技术外流至大陆后,当然要面对大陆本土业者竞争,这是自由贸易精神下的正常现象,解决之道不外乎两种:精进技术与分散市场。

事实摆在眼前,精进技术的部分,不及格,竞争力仍不敌大陆本土业者;分散市场的部分,零分,1%的成绩简直让人笑歪了牙,有凤梨、释迦先例在前,“农委会”凭啥认为“石斑鱼”能被区别对待,仍坐视99.3%的石斑鱼销到大陆?

况且,早在去年底,大陆就已通报检出台湾石斑鱼内含两种禁用药,并暂停进口2家养殖场的活石斑,而且被禁的还不只台湾部分业者,韩国4家业者也被检出新冠病毒而遭禁,这根本是专业问题,而“农委会”在这大半年期间,对于台湾石斑鱼的禁药问题,又做了什么?

诿过第一名,“农委会”还称有一批石斑鱼在对岸港口停滞21天后,大陆海关才抽检,“喂的是当地饲料。”若大陆有意栽赃台湾,那去年底被禁的时候怎么不提?拿个案当通案,掩饰不了“农委会”的怠惰与无能。

重点是,台湾石斑鱼产业已萎缩了好几年,问题的本质不在技术,而在于缺乏自由贸易协议,无法与目标市场的本土产业竞争。

2020年,为求分散市场,民进党当局大力补贴运费给石斑鱼业者,补贴比例高达鱼价的1/3以销往美国。该年“农委会”以张灯结彩的方式称“石斑鱼外销美国成长556%”,并且加码奖励给有心出口至非大陆地区的业者,“务求分散市场。”

然而,556%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数字,2020年出口至美国的石斑鱼是32吨,大陆是6643吨;2021年,外销美国35吨,大陆是6635吨。

为什么呢?因为台湾地区与美国之间缺乏有利农产品出口的自贸协议,关税吃掉了竞争力,业者当然只能选择有ECFA保障零关税的大陆,而“农委会”的补贴金额,还不够付美国关税。

石斑鱼之外,以凤梨为例,外销澳大利亚的台湾凤梨,一颗市价20澳元,当地凤梨市价3.9澳元,价差超过五倍。

这么看,问题就很清楚了,石斑鱼外销至大陆以外的占比不到1%,原因就在于关税。台湾石斑鱼即便在技术上没问题,并强化了冷链加工技术,但关税足以吞咽所有技术努力。美国不愿再对外签署自贸协定,而今年RCEP正式生效,东南亚也有石斑鱼产业,台湾有何竞争力?

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这些民进党当局想打入的“民主市场”,哪一个不是RCEP成员?此外,IPEF(印太经济框架)的重点完全没摆在农产品,更别说“台美21世纪倡议”了。

打开天窗说亮话吧,石斑鱼一旦遭大陆禁止进口,产业大概率迅速萎缩,因为上面提过,内销价格绑定的是外销价格,9成以上出口遭阻,内销价格必崩,台湾绝无可能独力支撑起这个已有规模的产业,“美国爸爸”更是不会出手相救。

只是,民进党最怕的就是“打开天窗说亮话”,真相是照妖镜,一照丑态就原形毕露。

结语

由于对外缺乏自贸协议,“经贸孤儿”的问题,台湾内部已经讨论很久了,在RCEP正式生效后,“孤儿感”会加速上升。

当初民进党是如何抹黑ECFA的?执政后又是如何不愿中断ECFA?今天ECFA没断,早收清单里的另一项又断了,自作孽,又能怪谁?

从大陆本土农渔产品业者的角度考量,回归自由贸易精神,RCEP意味着要与成员同业竞争,价格压力绝不会小,竞争者名单里少了台湾业者,当然是利多不是利空,对消费者而言也是一样的。

凤梨、释迦、石斑鱼,即便大陆都不禁,在这个市场上台湾也要面对RCEP成员的竞争,出口量缩减,价格下调是必然的结果,只是还有时间精进技术与拓展产品类别而已。

若是硬要完全甩锅政治,那意味着大陆在两岸关系解冻前,都不会再开放,这种甩锅听在农渔民耳里,也只是三日嘴炮,问题只会更形恶化,不会得到解决。

所以,政客打嘴炮,农民也只能打哆嗦。(雁黙)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