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峡之声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快评>海峡快评 > 详情

两岸青年“双向奔赴”增强交流互信,民进党“分裂”图谋终究难挡主流民意

来源:海峡之声 | 2023-07-26 09:29:37

应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7月15日至23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5所大陆高校36名师生赴台参访交流。这是继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于3月27日至4月7日首次前往大陆参访交流后,大陆第一个公开大型赴台参访团。

自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两岸交流就被民进党当局人为阻隔,特别是涉及青年领域的大陆高校组团访台交流被完全中断。台湾实践大学前校长陈振贵表示:“大陆高校师生赴台交流意义非常的重大,它具有指标性的意义,这是一个‘破冰之旅’,民间都很惊喜很欢迎。”在台海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的当下,这一来一往的双向交流互动对于增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和情感联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以青年为主场的文教交流,对两岸青年增进彼此了解,消除错误认知有着重要实践作用。

大陆师生赴台参访体现两岸主流民意

民进党当局7年多来的倒行逆施,导致两岸关系持续紧张、台海形势复杂严峻,让台湾社会陷于“兵凶战危”的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社会出现了“讨厌民进党”的普遍情绪,希望两岸对话交流,要求缓和两岸关系,成为台湾主流民意。

马英九首次大陆行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认同“九二共识”,两岸就可以交流对话,这样符合台湾民众的利益。在基于认同“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愿景”的前提下,马英九基金会向大陆高校师生发出参访台湾的邀请。从现实来看,此次大陆师生访台参访深受两岸民间欢迎,到处圈粉不断,交流效果也超出预期。

大陆学生团团长、奥运冠军丁宁与政大乒乓球校队选手切磋球技,引来台湾球迷到场助威。互动后,丁宁还为台湾球迷签名并合影留念,一名该校球迷表示“很开心,追星成功”,兴奋之情溢出屏幕;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进行的一场古典音乐会上,两岸学生临时组成的古典乐团合奏了经典流行曲目“沧海一声笑”“花好月圆”。双方学生原本都不认识,只经过交流会开始前的一小时彩排沟通,正式演出时古筝和琵琶交错的音乐声非常协调,引来全场的掌声喝采;陆生孙琳在参观文化大学时发现该校与武汉大学建筑风格相似,令她倍感亲切。她表示,两岸同文同种同血缘,文化是两岸交流最大的公约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时,陆生姚睿婷对宋代白瓷婴儿枕印象深刻,她表示,从前只是在历史课本中见过,今次探访感受到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记忆……

两岸热络的交流场面充分证明,“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这种民心所向和大势所趋,是任何岛内政治势力都无法阻挡和隔断的民意潮流。大陆师生团访台交流的成功经验无疑为两岸民间交流交往带来更多信心和希望,只有两岸互相交流,才能促进两岸民众之间的深度理解,才会加深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认知。只要有“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两岸的交流交往就不会存在障碍,双方就能够加强对话交流,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民进党当局突然“放行”一波三折

当两岸舆论界不断掀起对大陆师生团的好评浪潮时,绿营部分政客却将陆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两岸“同根同源”的表达抹黑为“统战”。对此,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对此回应,“心里有政治,看到的都是政治,很遗憾民进党政治人物非常狭隘,而且还把文化与历史的连结说成‘统战’,这是台湾人民不可以接受的,更侮辱台湾人的智慧。”

这已经不是绿营对第一次对大陆高校师生团的恶意,从一开始马英九文教基金会向台湾陆委会递交邀请大陆高校师生团访台的申请时,绿营就已经开始处处为难,关关设卡。正式送件申请之前,陆委会就私下建议马英九基金会不要送件,说“送了也不会过”,还通过学术界友人士表示“担心团队人数过多,增添维安风险”。直至访问团出发前3天,民进党当局才突然同意核发入台证,致使访问团产生许多技术性的困难。核准机关之一“移民署”还声称“在本次受理及送件过程中,各单位充分提供相关协助,让基金会人员能于最短时间内完成送件申请”,仿佛他们给了这次参访多大的方便似的。事实真是这样吗?

 众所周知,台湾地区2024“二合一”选举已经开打,蓝绿白攻防正猛烈。两岸关系崩坏,台海“兵凶战危”,作为罪魁祸首的民进党已经招致台湾社会的普遍不满,成为民进党2024年选举中争取选民支持主要的软肋罩门之一。在台湾社会普遍希望两岸缓和关系、和平交流的情况下,之前民进党当局有意不批准此次参访活动的消息一经传出,就遭到舆论的广泛批评,如果民进党当局利用手中权力继续一味蛮横阻碍,极可能产生强大的民意反弹,让它在选举中受到惩罚、遭到唾弃,这是民进党害怕的。因此,我们才看到民进党当局有关部门前后推搡了一个多月,最终还是选择批准的“发夹弯”态度。归根到底,这是岛内各界的声援,是台湾主流民意给了民进党当局不能不放行的压力。在此期间,民进党当局还故意使用拖延的“高姿态”,就是想以批准的主动权为由,制造和大陆谈条件的筹码,但这种小伎俩显然是不可能得逞的。

“分裂”图谋终究难挡主流民意

大陆高校师生团在岛内参访交流期间,民进党当局高层对两岸交流的热络场面几乎全部噤声,虽然放行是民进党缓解选民战争恐惧的手段之一,但民进党也害怕若交流过热,台湾民众会不自觉卸下“反中”防备,不利于绿营选情。民进党的最终的目的,仍然是取得2024选举胜利,并利用“执政”权力实现“台独”分裂图谋,因此,台海兵凶战危的风险依然存在。

在岛内,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精心包装“台独”言论,给自己披上“和平保台”外衣,妄图用政治话术来蒙蔽岛内民众和国际社会。赖清德口口声声要“追求和平”,大喊“为和平奋斗”,还声称要秉持“对等尊严”原则与大陆展开交流合作,但其言论中都是反对“九二共识”,甚至是“新两国论”的陷阱。7月5日,赖清德还向美国《华尔街日报》投书,鼓吹所谓“四大支柱”,向美递出“投名状”,抱美大腿,并计划于8月借“过境”窜访之名行“倚美谋独”之实。

台湾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表示,民进党不放弃“台独”,就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定时炸弹”。这个炸弹的引线不除,台海的风平浪静不会因为一次两次的两岸交流就自动来临。

尽管两岸局势依然严峻,但越是这种时候,诸如大陆高校师生团访台这样的交流越是弥足珍贵。此次参访期间,大陆师生所到之处,台湾民众给的不是民进党民代给的狭隘视角,都是以最热诚温暖的姿态欢迎他们的到来。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杨范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宝岛台湾,感到山美、水美、人更美。“走在太鲁阁的路上很多人都跟我们打招呼、欢迎我们,让我觉得特别感动、开心。两岸同胞想交流、要交流的心情是浑然天成的,无论经历多少风吹雨打,心始终是在一起的。”台大法律研究所二年级的研究生何嘉霖表示,她今年3月也与马英九一同到大陆去交流。当时认识的朋友这次也有到访台湾,这次能够见到大陆的朋友感到很开心,有种老朋友重逢的感觉。“两岸年轻人本来就是同文同种,本来就会容易有更进一步的交流,交流希望求同存异,能够互相了解彼此一样的共通话题,也可以了解彼此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越来越趋近于一起相容、相处很好的模式。”

参访团7月22日下午来到新北市平溪区平溪老街放天灯,他们在天灯上写下心愿,除了对自我的期许外,不少人写下“两岸和平”“两岸一家亲”“潮平两岸阔”等字,看着天灯飞向天际,希冀愿望能实现。临别时刻,两岸青年朋友依依不舍,一声声“常联系”“等你再来”,寄托着一份份真挚的情感。诚如郝平教授所言:“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无法割断的。”马英九也寄语:“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未来希望每年都举办两岸青年学子互访,让海峡两岸年轻人交流成为常态。”

大陆师生们打开两岸交流的一扇大门,在民进党当局坚持“台独”立场的当下,也许无法直接改变两岸严峻的形势,却能为台海和平吹来一缕清新的凉风,两岸民众走亲走近交心,消弭“台独”分裂的战争引线,自然就能为台海局势降温减压。

两岸一家亲理念、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骨肉同胞的守望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动力源,台海和平稳定 最终仍然要落实到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上,两岸深度交流融合才是避免台海战争的最好选择!(李莉莉)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