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峡之声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快评>海峡快评 > 详情

台北卫戍部队翻一倍,军事基地新建15座,赖清德任内开打?

来源:海峡之声 | 2024-03-19 09:16:45

“义务役不会前往海陆空前线战场”,这句违背常识与事实的话出自当时面临选票严重下滑压力的民进党2024参选人赖清德。在2023年末,赖清德每每与青年人对话,都要反复强调这句谎言。

“谎话说三遍就是真理。”德国纳粹党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名言并没有发生在赖清德身上。在选举时就鲜少有人相信他的“不上战场说”,而在其胜选后,这句谎言更狠狠被事实打脸。

虽然距离赖清德正式就职仍有一段时间,但有消息显示,台北戍卫部队人数已确定扩编。这是战争发生后,最有可能被优先攻击的地区。而扩编加入的,正是一年期的义务役新兵。

除了台北戍卫部队,海岸守备旅是义务役的另一个重要“归宿”,这支部队从名字上就能清楚感受到与战争有多近。

在台军的规划中,一旦解放军开始登陆,整个台岛海岸都将交给这支主要由新兵构成的守备部队,而更有经验的军人将四散于岛内,为将要到来的“城镇战”做准备。所谓“海岸守备”的实际作用只是为职业军人后撤、隐蔽争取时间,所以他们的另一个名字叫“肉盾”,等同“一次性消耗品”。

目前,相关安排尚未正式推出,按照赖清德选前的说法,义务役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负责防卫关键设施。不过前“立委”郭正亮在政论节目中爆料,很多义务役服役时,才知道会接受到沙滩上打靶等训练,但守卫台电、台积电不需要学沙滩打靶,显然就是会去当海岸守备旅,这个态势越来越明显。

先把对义务役新兵的同情放一边,台军在赖清德执政期间更显著的变化,还包括在岛内新建多达15座军事基地。其中,6座为岸基美制“鱼叉”反舰导弹阵地,分别位于云林虎尾、台南新中、左营军港、屏东东岸、屏东埔墘及台东太平等地。9座为岸基“雄风”反舰导弹发射阵地,分布在新北、嘉义、桃园等9处地点。

从美国人的角度看,台岛导弹阵地越密集,导弹数量越多,就越会对解放军进攻造成压力;即使没有发挥预期的威慑或拒阻效果,也会让解放军因此消耗更多中程导弹,提升武力统一的成本。怎么算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从台湾民众角度来看,导弹阵地越多,意味着被攻击的目标就越多。即便现代战争中武器精度颇高,但谁能保证不会擦枪走火,尤其生活在阵地周围的居民,其生存风险将显著提高。这也是新基地周遭民众和“立委”纷纷强烈抗议的原因所在。

遗憾的是,不管抗议多么强烈,似乎只会给当局推行相关决策造成时间上的拖延和财力上的损耗(提高周遭居民的补偿额度),但并不会将新增军事基地计划归零。而义务役上前线、军事基地增加也只是其中一步,美方要在台湾身上插入的“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日前美国军事新闻网站SOFREP报道,美国将启动对台“重大军事合作”,派遣美国陆军特种部队赴台。而白宫刚刚公布的“2025财政年度预算案”则首次为台湾单独列出一个项目、编列1亿美元提供军事援助。有分析指出,这些都表明美国仍在持续推进武装台湾,台海冲突的风险有增无减,台湾避险的空间越来越小。

郭正亮研判,“坦白讲很多都已经进入了实战的备战状态啦”。他表示,很多东西可能提前在半年前都讲过,但当时都被绿营说是“中共同路人”、“在地协力者”、制造民心恐慌,但现在一个一个都变成真的。

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罗里·丹尼尔斯指出,从今年两会的涉台政策表述看,大陆方面的对台政策没有重大变化,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台湾的部分篇幅很短,并坚持了标准的政策表述。丹尼尔斯认为,北京并没有在寻求两岸危机。

大陆是台海和平的稳定方和利益方。香港“中评社”对此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台海的风险主要源自台当局和美国两个方向。赖清德执政让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更多的变数、更大的挑战。而美国基于国内政治和选举考量竞相打“中国牌”,也是台海和平稳定不可忽视的重要风险源。

“台独”政客与外部势力作为和平风险源是长期存在的,但让各界担忧的是,在赖清德与美国下任总统带来的冲击下,已经绷得很紧的台海局势,会不会彻底破裂?

同样的担心早在蔡英文执政时已经出现。在俄乌冲突刚爆发时,就有岛内网民将蔡英文称为“蔡连斯基”,以嘲讽其唯美是从,挑衅引战之态。

当前,“蔡连斯基”即将“安全下庄”,然而舆论的担忧没有随之消失,反而加码投诸接手的“赖连斯基”。赖清德任内两岸会不会开打?此刻仍是一个谁都没有把握回答的问题。(大力)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