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峡之声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快评>海峡快评 > 详情

处理不好两岸关系,解决不了“五缺”问题,民进党执政会害死台湾

来源:海峡之声 | 2024-09-23 08:28:12

9月20日,台湾地区工业总会发布2024年《产业政策建言白皮书》,点出台湾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六大挑战”、“四大难题”,并提出“七项关键”策略。

作为台湾地区最大的工商团体,工总历史悠久,由140多个产业公会组成,旗下有10万个会员,每年发布白皮书,对当局建言。

今年的白皮书特别针对台湾十大传统产业进行了调查并指出:缺工、减碳、产业转型、能源政策、缺人才及两岸关系,是当前产业界面临的六大挑战。而四大难题则包括:产业失衡加剧,M型化趋势更加明显;基础建设落后,五缺出现新的挑战;地缘政治风险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增加;产业净零转型。

为此,白皮书提出了重构产业生态、强化基础建设韧性、建设全球供应链核心、重建两岸和平新格局、打好产业AI化的基础、解决人力资源困难、制定可行碳费制度等7项关键策略予以建言。

工总理事长潘俊荣直言,“台湾真正需要改变的是经济”。目前,“五缺”非但未解,缺工、缺才问题,远比缺水、缺电、缺地更加严重,也导致产业失衡严重、M型化趋势更加明显。10月份,他将率领十大产业代表,面见赖清德并提出相关建言。

在业界关心的两岸关系部分,白皮书再三强调“和平稳定”策略,以“重建两岸和平新格局”为主轴,提出四大议题、15项建议。并指出,大陆迄今都是台湾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最主要投资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岸地理相近、语言相通、文化相同,没有不对话、不沟通、不合作的道理。

白皮书呼吁“两岸恢复正常交流”,认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有利于台湾和大陆共同发展。台湾要在经济上运用产业实力,赢取大陆供应链及其他供应链系统重要角色,“不应轻易放弃”。

而作为工信集团董事长的潘俊荣,今年4月接任工总理事长时就曾表态,对赖清德当局有两大期待:一是,营造两岸更好的未来、两岸都是赢家的局面。二是,能有稳定供应的电力与水力。

但事实却是,赖清德上台之后,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屡次公开宣扬两岸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不断升高两岸对立对抗,不断向外部势力献媚求援,不断限制和破坏两岸交流合作,致使两岸关系紧张不安,民生利益受损。

近期,大陆方面宣布,自今年9月25日起停止执行ECFA项下对台34项农产品免征进口关税政策。并强调:搞“台独”就没有和平、没有发展,只会“祸台”“害台”;支持“台独”就是助纣为虐、自作自受,只会损害切身利益。对此,岛内人士也纷纷呼吁民进党当局要负起责任,尤其两岸关系降到冰点,应想办法照顾受害农民。也有台商喊话,民进党不能一边依靠大陆让利,却又“抗中”“反中”,破坏两岸交流。

正如岛内评论所指出的,台商不管是作为两岸经贸往来的推动者,或是两岸关系的润滑剂,对台湾或大陆而言,都是不可或缺、也是无可取代的角色。经贸交流一直是两岸稳定的重中之重和压舱石。台商每年从大陆赚到的外汇收入与汇回的投资收益,更是当下及未来贡献台湾经济的重要来源。民进党当局如果一意孤行,终究会自食恶果。

而在岛内长期存在的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人才的“五缺”问题上,工总10年前的白皮书就曾提出过。但正如国民党民代李彦秀所指出的,民进党当局犹如脑死一般,“五缺”问题不但没有一项解决,反而每一项都越来越恶化。民进党过去8年完全执政,大权一把抓却是“生鸡卵无,放鸡屎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民进党当局最缺的就是“德”:作为执政党的品德与道德。

2019年,赖清德担任行政机构负责人时,曾推动“投资台湾三大方案”,但截至2023年底收效惨淡。核定项目中,有近6成尚未完成投资。而其根源就在于,民进党当局并未真正去解决厂商投资的“五缺”问题。岛内空间狭小,资源有限,经济活动又过于密集,早已超出极限。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进行大项投资,只能是舍本逐末,进入恶性循环。

在最严重的“缺工”“缺才”问题上,现在已发展成全面的“缺人”。根据预测,2025年台湾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率将正式突破20%,进入超高龄社会,而45岁以上将占过半人口。到了2028年,15至64岁的工作年龄人口,将从目前占总人口的69%,掉到66.3%,首度跌破3分之2。人口红利将正式结束,岛内不再有充沛的青壮劳力。

而受少子化和企业争抢人才的影响,台军的志愿役人数创下6年来的新低,多个战斗部队编现比不够8成。“预算员额”在2年内,减少了10673人,形成“雪崩”态势。出现军费预算创新高,兵员破新低的囧境。

未来,台湾可能无可用之工,更无可用之兵。

但民进党当局和赖清德对这些似乎并不在意,也毫无办法,只想着政治上的利益得失和“台独”意识形态上的坚持,拼经济的目标早已抛到脑后。实际上已经严重伤害到了台湾的产业发展与民众的福祉利益。长期以往,只会是“治台无能,害死人民”。(关语)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