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民主、增军费、叫嚣对抗……赖清德2025继续“埋雷”
来源:海峡之声 | 2025-01-03 16:10:31
“没有亮点”“没有新意”,这大概是岛内舆论对赖清德元旦最新发言的共同感受。相较于此前的就职讲话及“双十”讲话,此次赖发言全文未提及“两岸”“大陆”字眼,仅提“中国”两次。如果说,此前的就职讲话与“双十”讲话是立马加剧台海紧张情势的“暴雷”,那么这一次更像是赖清德企图暗度陈仓的“埋雷”。
就岛内施政而言,赖清德为2025年埋下了朝野继续高强度对抗的“雷”。赖在发言中首先强调了民主的重要性,称岛内政党竞争“是民主政治的一环”,不过后面却加上了一个“但书”,给岛内政治纷争划定了明确的活动范围,即必须在“宪政体制”内进行。
按照台湾地区相关规定,赖言论并不算出格,但了解岛内政情者很容易看透其“照本宣科”背后的真实所指,那就是今后台当局立法机构通过的案子不算数,要经过“大法官”“释宪”之后才算过关。
可能是怕台湾民众听不懂,赖在发言中进一步宣称,立法机构所通过的“争议性法案”,行政机构有权提出覆议,也可声请“释宪”。赖的主张相当于给绿营牢牢控制的“大法官”,加上了修订法案的“终审权”,而原本作为法案“拍板者”的立法机构,由于在野阵营占据优势,而被赖清德无视。赖意图通过这一操作将立法机构变成“橡皮图章”,塑造为没有决策权的议事机构。
不仅如此,赖发言中还透露出对“全台大罢免”的支持态度。他宣称,“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的权利”。这说明,2025年民进党不仅要在相关法案的制定上折腾,还要针对在野党“立委”发起罢免攻势。“斗”字仍是赖当局2025施政的中心思想。
就台海局势而言,赖继续埋下冲突对抗的“雷”。其发言中虽刻意隐藏了“大陆”这个具体对象,但“以武谋独”的相关布局仍然赤裸裸。赖宣称要继续提高防务预算,强化防务力量,展现保台决心。与其说这是在跟台湾民众讲,不如说是在向即将上台的特朗普政府表忠心。
值得注意的是,赖并未透露提高防务预算的具体数字,甚至连模糊的概念也没有。这似乎暗示赖与美方并未就这一重大、敏感议题取得共识。而此项共识无法达成的原因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人的要求远远超过赖清德的心理预期。
此外,赖还鼓噪提升“全社会防卫韧性”,宣称“拒绝威胁利诱”“防止境外势力的恶意渗透”等,埋下在岛内武装平民、“抓匪谍”、制造“绿色恐怖”的“雷”。
就国际形势而言,赖洋洋洒洒谈了不少,但核心却是已被现实证明无法执行的阵营对抗路线。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拜登就是该路线推崇者,他将全球分为民主与专制两大阵营,试图从意识形态角度为其维护霸权的种种倒行逆施寻找依据。
拜登任内热衷组织和参与各种多边会议,搞“小圈圈”。如2021年,美国找来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搞了个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同年,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联盟(AUKUS)成立;2022年5月,美国宣布启动所谓“印太经济框架”;同年7月,美国与以色列、印度和阿联酋的领导人举行I2U2峰会……
这些会议及组织涉及外交、军事、能源、贸易等各个领域,成立时都曾引起媒体轰动,但无一例外地随着时间流逝成为无人问津的旧闻,既是“面子工程”,又是“豆腐渣工程”,就连拜登政府也在盟友轰然而散之后意兴阑珊。
讽刺的是,赖清德的新年论述竟然还沉浸于过去的时空,期待“全球民主阵营”撑起“民主保护伞”。看来,在与大陆“脱钩”之前,赖清德已率先同国际现实“脱钩”了。
赖发言展示了其心目中“理想”的一面,既自说自话,又自欺欺人。岛内在野阵营则为其总结了现实的一面,整理出“十大乱象”,更加贴近普通台湾民众的切身感受。
其中包括台湾民众被诈骗金额突破千亿(新台币,下同)、民进党挺戒严文登上国际版面、郑文灿涉贪案、台当局行政部门霸凌事件频传、数位身份证转型失败浪费2.8亿、无视民意操控“大法官”选举、滥用罢免、“财划法”落跑不投票、“新青安”变炒房、赖访美规格史上最低等问题。
新的一年,情势仍然严峻。台湾《中国时报》评论指出,一年来“立法院”恶斗不休、执政党打着民主反民主,非绿民意与赖当局渐行渐远,赖讲话缩回舒适的“同温层”里。评论表示,台湾团结、两岸和解,本应是赖顺应主流民意的施政方向。然而,岛内被侧翼、“青鸟”绑架,团结变成斗争的代名词;岛外则被“鹰派”把持,两岸交流沦为“政治猎巫”。
既没有“和平宣言”,也不是“和解宣言”,赖清德站在“台独”立场,向绿营发起了进攻动员,在岛内,与非绿阵营斗;在岛外,与两岸同胞斗。2024已斗翻岛内外的赖当局,在2025年加速“埋雷”、加码乱斗,在逐渐疯狂的折腾与对抗中,为“台独”敲响了“丧钟”。(大力)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