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峡之声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台海>海峡广角 > 详情

“宝总到宝岛”将开启两岸民间交流热潮?

来源:海峡之声 | 2024-06-17 08:48:04

“好亲切啊,好想你们”,这几天不少台湾影迷被“宝总”胡歌这句话“狠狠”暖到了。

12日一早,有大量台湾粉丝手持灯牌、条幅赶到机场,欢迎时隔6年再度访台的胡歌。上午11时抵达台北后,胡歌立即被粉丝包围,他亲切地一路向粉丝和媒体打招呼,不忘提醒众人注意安全,并不时停下脚步配合粉丝合照。

这样的场景,无论对胡歌、对胡歌的台湾粉丝,还是对广大的两岸同胞来说,都很久没有见到了。更令人感慨的是,如此热络、亲切、有爱的氛围,原本就是两岸该有的样子。

胡歌主演的《繁花》在岛内相当受欢迎,也让他在岛内的知名度不断蹿升。胡歌此次赴台是应台北市影音公会邀请,参加“对话青年”活动。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宝总到宝岛”是两岸同胞喜闻乐见的好事。

胡歌在台北的交流活动,吸引到大批“繁花迷”。有现场观众将胡歌出演《繁花》的剧照设成了手机屏保,还有剧迷表示,因为祖辈口音与上海话类似,已经三刷《繁花》。有影迷说,“宝总”的沪普带台湾口音,胡歌则笑着回应:“那我更开心了,说明我们不分彼此!”

“宝总到宝岛”引发的热潮并不局限于影视领域,还扩展到城市文化方面。有学者提到,很多台湾人对上海文化、历史、生活方式等方面有着浓厚兴趣和情感认同。在2023年“双城论坛”上,台北市长蒋万安就曾表示,台北和上海很像,他对上海“很有feel”。胡歌的到访无疑让台湾人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情进一步升温。

除了岛内舆论各种点赞和好评外,部分民进党人士“唱反调”的批评声,则从反面印证了“宝总到宝岛”的影响力。比如,民进党台北市议员许淑华就质疑,这是“中共统战”。台湾《中国时报》评论对此批驳,许的说法不但不可理喻,而且无知扭曲已到荒谬绝伦的地步。

文章提到,胡歌此行是“受邀”来台,相关手续完全依照标准流程申请,也经陆委会审核通过,没有发表任何政治性言论,怎么会变成“统战”之行?照许淑华的逻辑,她为何不干脆说邀请胡歌来台的公会就是中共外围组织?为何不敢说海内外无数喜欢《繁花》的观众剧迷们,都被胡歌“统战”了?

同一时间,还有另外一股热潮在岛内社会燃起,那就是《庆余年》第二季所掀起的追剧潮,特别是00后的年轻人非常喜爱这部剧。有媒体注意到这一现象与民进党当局持续强推“去中国化”形成了强烈反差。民进党越是禁、越是封、越是沉迷“去中”,台湾观众反而越是对大陆剧欲罢不能、赞不绝口。

其实,两岸早已出现多次共同追剧热潮。端午节假期前,有媒体发起“跟着戏剧去旅行”调查,台湾网友票选出的剧旅打卡愿望单中第一名就是热播剧《我的阿勒泰》中的新疆。另外,《人世间》中的吉林长春、《狂飙》中的广东江门、《去有风的地方》中的云南大理……都成为台湾网友心驰神往的旅行目的地。

如何看待这种反差?陈斌华在回应记者提问时引述了一句古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强调,流淌在广大台湾同胞血液里的中国文化基因,是民进党当局“台独”势力怎么搞“去中国化”、怎么破坏两岸文化交流,都改变不了的。

关于“宝总到宝岛”还有个“小花边”值得注意。在12日的国台办发布会上,有台媒记者“八卦”地追问,岛内有消息传出,是海基会董事长郑文灿促成此事,请问对此有何回应?这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促使胡歌赴台成行的?

陈斌华在回应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观察角度,即当大家都愿意去蹭热点、邀功劳,说明大陆影视明星到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是得民心、受欢迎的好事。他同时表达了大陆方面对此的乐见态度。

事实上,对于相关传闻,郑文灿早就予以否认。台媒的追问很大程度反映了岛内社会对此事件的关注和“好奇”。人们不仅试图探寻“宝总”赴台的“背后故事”,也流露出对未来两岸交流交往的新形式和新样态的强烈期待。这也是行程只有短短20几个小时的“宝总到宝岛”,能够迅速在岛内掀起热潮的深层次原因。

“宝总到宝岛”已经为两岸影视交流打开了一扇门。据台媒报道,第15届“两岸电影展”将于6月29日起在桃园开幕,出演《狂飙》的张译和电影《三大队》主演魏晨将赴台交流。另外,今年元旦上映的喜剧片《年会不能停!》导演董润年和主演大鹏也将一同赴台。

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的基石,越来越多台湾民众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宝总到宝岛”后,台湾各界更加期待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能够持续接力热潮,让两岸关系重回热力满满、和谐有爱的美好状态。(大力)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