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之声广播电台11月18日上海消息(记者 程娟娟)17日晚,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融合了东方神话魅力与西方浪漫主义的著名交响组曲《天方夜谭》,由图冈·索契耶夫执棒被誉为“德奥作品最正统的诠释者”慕尼黑爱乐乐团奏响,本届艺术节“古典乐天团”拼图的最后一块归位,给上海的璀璨文化星空再添一抹亮色。
至此,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正式落下帷幕。在这艺术的金秋,近8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1.6余万名艺术工作者,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用370余项、1600余场高品质、高流量、高能级演出展览活动,吸引线上线下超千万人次参与。上海,已经成为国内外名家名团的“必选项”。而艺术节平台,则是各方艺术愿景的承载首选。
继上半年柏林爱乐乐团驻演上海后,维也纳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等古典乐世界级名团纷至沓来,它们不仅奉上了最拿手的压箱底曲目,还纷纷合作王羽佳、张昊辰等中国观众热爱的艺术家,对这座“大码头”的看重不言而喻;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双星闪耀,蒙特卡洛芭蕾舞团、艾夫曼芭蕾舞团、古巴国家芭蕾舞团也加入豪华阵容,在申城掀起芭蕾旋风;《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另辟前卫:摄影1970——2000》等国际特展,让艺术爱好者们足不出“沪”就能感受世界级画家、影像艺术家的风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艺术节承办了“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上海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云集上海各大院团佳作的活动;今年是梅兰芳诞辰130周年、程砚秋诞辰120周年,风格各异的戏曲作品展现了优秀传统剧种在新时代的发展。群星闪耀,都是既有“大名气”又有“新鲜度”。
本届艺术节包罗万象,在呈现上有物有度,同时秉持创新精神,依靠强大的全球演艺资源配置能力,本届艺术节在主板演出首演比例超90%、首展比例达85%的成绩簿上,还创新推出了全新的名团合作模式:柏林爱乐和北京人艺的“上海驻演”模式,让“上海主场”声名远扬;像北京人艺在上海,是一次集演出、艺术教育、专题展览、主题研讨会、文创开发、联合党建于一体的驻演“新形态”,是一次全方位、多角度、高能级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伦敦交响乐团、蒙特卡罗芭蕾舞团、德国邵宾纳剧院等名团,都纷纷将中国乃至亚洲的“唯一一站”或中国巡演“第一站”放在了上海,也让上海“全球艺场”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集聚效应也让艺术节成为行业“产学研一体化”的极佳平台。国际对话举办了9场专业对话,聚焦国际演艺市场新趋势、新热点,彰显了艺术节在全球艺场的行业凝聚力、创新力、引领力。艺术节期间举办的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年会,更是体现了全球艺术界人士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迫切期待,在来自白俄罗斯、北马其顿、墨西哥以及中国的6家机构今年新加入后,联盟目前已有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186家成员机构,“朋友圈”不断扩大。
艺术节更是青年新锐培植未来的“孵化池”。新人新作,新地标新表达,艺术节通过“扶青计划”这样的培养扶持机制,链接当下的年轻人和新潮流,既“共同回望来时的路,也共同遥望未来的方向”。成熟的演员金世佳、舞者敖定雯,纷纷转型幕后创作,分别推出话剧《尝试集》(2.0)和现代芭蕾《玉簪记》,包括这2部在内,“扶青计划”今年共推出9部舞台艺术作品、2个视觉艺术项目和“一带一路”主题展演,《人格画廊PERSONALLERY 3.0》等作品还走进商圈以及上生新所、今潮8弄等热门的时尚文化新地标,打破新潮艺术和现实生活的壁垒。数字音乐周这样聚焦潮流文化的艺术节“新成员”,也在衡复风貌保护区、胜利电影院等网红地标分别上演沉浸式声音交互作品《梧桐影韵——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的声影回忆》《来自地球的钢琴诗——宋思衡多媒体沉浸式音乐会》等,给市民和观众提供了潮流感、年轻态的艺术新体验。
艺术节着意设计出一堂全民参与的机制探索课。上海的观众群体之大、艺术素养之高,赢得了国内外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们的交口称赞,幕后的艺术节平台,仍在努力持续扩大艺术触达人群。为了让残障人士也有更多享受艺术的机会,今年艺术节联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英雄联盟”共同推出“爱艺术”关注残障人士公益项目,通过16场活动让“有爱无碍”成为常态。公益惠民是艺术节长久以来的重要标签,今年艺术节也创新惠民形式,与“2024秋约魔都美术季”携手,优惠票首次推出4组主题演展联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与支付宝合作推出出行红包、消费券等,带动周边餐饮、交通、住宿;与年轻人活跃的线上社交平台小红书联手,通过种草分享,将线下精彩纷呈的演出和活动与线上资源打通,营造了一个全城有艺的热烈氛围。
请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进行分享